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贺朝、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唐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全唐诗》仅存其二,春江受之冠,后评之:“孤篇横绝全唐”,耀其名矣。春江乃齐梁浮靡转于盛唐之诗,后化引皆具,若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青莲“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隐有春江之辞韵。
后人各具其说:胡应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诗薮》);叶羲昂:“摇”、“满”二字幻而动,读之目不能瞬。(《唐诗直解》);陆时雍: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唐诗镜》);钟惺: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又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唐诗归》);王夫之:句坷翻新,千条一缕,以动古今人心脾,灵愚共感。其自然独绝处,则在顺手积去,宛尔成章,令浅人言格局、言提唱、言关锁者,总无下口分在。(《唐诗评选》)
余好李杜诗文良久,初闻其孤篇盖全唐,不免一笑,讥讽二三。值初春之际,明月高悬,清辉尽撒,东风徐徐,波光粼粼,前行人匆匆,后往者济济,左则书生习经,右则虫鸟鸣啼,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诗意突起,混沌于胸。莫名之际,引吭高歌:“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势若山河,一气呵成。精、气、神皆明,耳聪而闻松叶萧索,目晶而望琼宇星晴,浩然之气,杂然于胸,而非此春江花月夜也欤?恰当五境齐聚,通晓诗文,当得乐事。
原文: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