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任,即是最好的善待

来源:二三娱乐
图片源自网络

**1
**
几年前,突然燃起了对吴哥窟的向往,看了新闻,十分担心当地政府对吴哥窟旅游资源的过分透支会让这个绝妙的世界奇迹从游客眼前消失。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几天后,我与老公到了暹粒。

那一次,我们打算尝试一番新的体验,所以一改往日从官网预定自由行产品的习惯,私下在网上找到一位地接司机。

地接是一位名叫Thorn的暹粒男子,会说简单的英语,交流不成问题。我在Thorn那里预定了三天的包车,分别游览吴哥窟的小圈、大圈和外圈。对方慷慨地表示可以赠送接机和送机。

考虑一番后,我自动放弃了这两个赠送项目,额外花钱买了旅游机构官方售卖的接机和送机产品。因为我担心对方不能按时接送,或无故取消,影响到我的时间安排,导致误机。我甚至还担心无法在约定时间见到Thorn。

**毕竟,我们素未相识;毕竟,我们之间连一份书面协议或诚意押金都不存在;毕竟,这个社会存在太多太多的骗局。
**

抵达暹粒的第二天早上,我在酒店大堂如期见到了Thorn,他提前一刻钟便在酒店大堂外面等候了,接下来的两天Thorn一直如此守时。我们的相处也非常愉快。

第三天,从崩密列返程回酒店的途中,我们遇到了一辆侧翻在路边的小型汽车,丝丝地冒着烟,嗒嗒地滴着汽油,受伤的司机被抬到了车外。

Thorn告诉我们前方的车出车祸了,我与老公吃惊地望着前面,对那位躺在路边的司机更是充满了担忧和同情。

我们的车渐渐靠近,原本以为只是路过,Thorn却出乎意料地打了右转向,把车停靠到了路边。他迅速下车,跑向事故现场,把我们两个客人丢在了后座。

习惯了漠然处理公共事件的我们愣了好几秒钟,缓过神后,我们也迅速下车,赶上了Thorn的脚步。

陆陆续续,途经此地的车辆都停了下来,大家在一起商讨如何处理事故。有人打电话给医院,有人打电话给消防,甚至还有附近信教的村民,开始诵经祈福。老公观察了车子的状况,提醒大家车子可能会发生爆炸,建议及时处理这个危险源……

几天以后,我们的暹粒之行结束了。我却意外接到Thorn的QQ留言,他告诉我那辆车报废了,不过司机没有大碍,放心吧。

**我的心里暖暖的,因为信任他人而温暖,因为被他人信任而感到温暖。
**

**2
**
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去外婆家吃午饭,因为外婆家离当时上学的小学非常近,吃完饭,我便独自一人溜达着去上学。打小不爱走寻常路的我还特意挑了一条僻静的小路来走。

到了那条小路的拐弯处时,一个成年男子叫住了我,他招手让我过去,还指了指身边的自行车,说车锁打不开了,让我过去帮个忙。

助人为乐,哪有拒绝的道理,我屁颠儿屁颠儿地跑过去,蛮力巧劲儿全使了一遍,可对方压在车锁滑锁上的拇指却纹丝不动。

“打不开。”我的责任感爆棚,四处张望,希望找到其他人来帮忙,但是小路静悄悄的,当时真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你上点油试试,我家锁坏了,我爸都是这么修的。”我强烈希望自己能发挥一点作用,执拗地想要立下一功。

大概六七分钟后,那个男子微笑着感谢了我一番,让我先走了。

下午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事情告诉妈妈,期待着她的认可。妈妈吓得面如土色,给我上了一节难熬的安全教育课,可我不以为然。直到妈妈说出“他一个大人都打不开,居然让你一个小女孩去开……”

多年以后,细思极恐,尤其是想起那个一直压在滑锁上的大拇指。

不知他最终有没有打开那把锁。

长大后,我经常这样安慰自己,要么是他信任我的力气,要么是他信任我的诚意。不管动机如何,至少结果已经是对彼此最好的善待。(开锁需谨慎,孩子的安全教育依旧不容忽视!)

从那以后,爸爸一直接送我上下学,直到小学毕业都是如此。

**3
**
最近家里换了一批家具,旧家具拆掉后,堆放在门口。物业找了小区专门清理装修垃圾的老D前来处理。老D看了看那堆家具,开口要了二十块钱。后来,物业把老D的报价和电话留给了我们。

二十块钱,赚的真是辛苦钱。

约好时间后,老D上门运家具。看着他大汗淋漓的样子,我已在心底暗暗决定多付一些辛苦费。

老D把家具全部搬到了电梯口,准备运下去。

“师傅辛苦了,家具那么重,我给您加钱吧!”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合适,索性就直接说了。

“不用!不用!我就当帮个忙了。”老D憨厚地说。

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硬把钱塞给老D可能不太合适,所以打算过两天运第二批家具时一起付钱,把这次的钱也算进去。因为房间里还有几件家具需要处理。

我跟老D说过两天还要处理另外几件家具,他很干脆地答应了。

那天晚上,我跟老公说了老D的事,老公也非常赞同下次多付给老D一些辛苦费,暂定300-500元。

过了两天,拆家具的师傅把剩下的几件家具拆完,全堆到了门口。我们提前联系好老D来收家具,说实话,很盼望再次见到他,也好早点把钱一并给他。

左等右等,老D迟迟不来,电话打了好几通,一会说吃饭呢,一会说卖塑料泡沫呢,最后干脆说车子坏了,来不了了。

已经晚上九点半了,找不到其他师傅上门来收,门口堆得乱七八糟,我们怕影响到邻居通行,还是决定当天晚上就把这些东西处理掉。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老D坐地起价,得到我们的同意后,他终于来了,还带来一个小伙子。

“我能收,但我搬不动,得他帮我搬。”老D很不自然地说。

“钱少了,我不搬。”小伙子看了看老D,生硬地说道。

“那业主你看,他不愿意搬,我就没办法了。”老D试探性地问了问老公。

“多少能搬?”老公问。

“嗯,嗯,低于二百,我不搬。”小伙子有点支支吾吾,说话的底气明显不足。

“好,没问题,搬吧!”老公没有多说什么,虽然老D和小伙子的要价远远低于我们原本打付的钱,老公的语气里却明显透着失望。

老D和小伙子三下五除二,几分钟就把那几件家具处理完了,老公掏出钱,谢了谢他们,只有二百。

**不变的支付行为,更变的支付金额,掉的不仅是几张毛爷爷,更是掉了信任。消费信任,不惜违反契约精神来换取利益,老D看似赢了,其实却是输了。他不懂,信任,才是对彼此最好的善待。
**

**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