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所有这些,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
----摘自《岛上书店》
最后一篇书评,我选择《群山之巅》,诚然,我在《岛上书店》中遇见了更多美妙的文字,邂逅了更暖心的可人儿玛雅。可在群山之巅里,我一次次的迷路,在山脚,山腰跌倒。最终登顶时,却顿悟,山顶的景色,远不如登山时一路收获的经验来得精彩。我愿回到山脚,仰望群山之巅。
初读时,我以为这是个和胡塞尼《群山回唱》一般描述几位主要人物跌宕精彩的一生的故事。读到中间,我否定之前的想法,转而认为这是如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一般一线一人,看似散散,却穿插人间无尽悲欢离合的故事。读完,我想,这只是安雪儿那扇挂满了霜花的窗户,这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是你我,是任何人,却也是no one。
故事从屠夫辛七杂借光取火点烟开始,从辛七杂的孙子毛边的母亲,曾经的仙女安雪儿被傻子单夏拥入怀结束。安雪儿在呼救,可是迟子建说: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
这个迟子建真是懒,哪有这样子给书结尾的?
群山之巅的脚下,就生活着这样的一群人,有法警安平,仙女安雪儿,屠夫辛七杂,逃兵辛开溜,还有老魏,单四嫂,安泰,烟婆,绣娘,唐眉,陈媛,对了,还有拥有黑珍珠的李庆来,金素袖,陈美珍,葛喜宝,林大花,安大营。
你看,我还记得这许多人物,记得他们中谁是怎样死的。辛开溜为了护爱子被黑珍珠扎伤了腿,又磕破了头,成为龙盏镇第一个被实行火葬的人。对了,爱子是一只狗,黑珍珠是一头羊。绣娘听见了白马的下落,匆匆去寻,却只说了一句,我要去见我的白马啦,就摔在门槛上,登时没了气。安大营呢?他知道心爱的林大花为了钱和于团长睡了,气的开车飞速,极尽颠簸的小路上,飞沙走石。林大花坐在他身旁,双双坠入水中。他还是爱林大花的,用尽力气将她推了出去。可惜我们的林大花从此怕白天,怕白色,怕她曾经最爱的白衬衫。
《群山之巅》这本书写活了太多人,令人生畏。迟子建说这本书里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实例的,我却觉得,即便是那些虚构的人物与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也是存在的。余华的《第七天》里写道,生活,远远比小说更荒诞。个人认为,书中的前半部分优于后半部,前半部分的铺垫,人物出场的方式,不经意的暗示点缀修饰让一个人物变得鲜活,读起来更为投入,后面的跌宕情节未免显得过于汹涌而出,这些曾有过精彩生命的人啊,就这样不留情面的匆匆结了局。
杀母犯辛欣来直到死前都拒绝和他素未谋面的儿子毛边见上一面,因为他坚信,行刑前必会出现一位大侠高呼刀下留人。辛七杂莫名出现一位俄罗斯的兄弟,得知他的母亲秋山爱子嫁给了俄罗斯人,并且还平稳地过了后半生,气的将这个弟弟赶出了家门。他一直相信自己的父亲是逃兵,可从他的骨灰里拿出的四枚弹片,这四枚拼了命也没避开的火葬诞生的产物,却洗刷了一切。他知道,父亲,依旧一直是那个好父亲,认了母亲的其他孩子,就是对父亲的背叛。安雪儿是我极为喜欢的存在,喜欢刻碑,喜欢和云彩聊天,能预知人的死亡,被辛欣来糟蹋后,意外得子。她不再是那个侏儒仙女,她长高,长胖,怀孕,生子,她最终变成了凡人。迟子建在结尾处,让母亲安雪儿未知的命运攥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这的确不是什么好结局,又或许,人生根本没有结局?
《群山之巅》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个失去了妻子或者丈夫的人,都能找到中意的另一半。辛七杂和金素袖过得颇为幸福,安平和理容师李素贞的后续如何我不得而知,老魏原本是可以和单四嫂在一起的,单夏可能会和安雪儿过日子,小蒋喜欢林大花,不知最后有没有追到手。到底是人太擅长见异思迁,还是生活本该如此。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辛七杂攥着辛开溜,不,这里该称呼为辛永库了,辛七杂攥着辛永库身体里的弹片,仿佛是攥住了父亲的灵魂,辛永库的灵魂就这样,漂有定所。绣娘得知白马已沦为骸骨的消息,立刻便去见了它,绣娘被葬在白马身上,白马的骨架像一堆干柴,在绣娘身下,由月光点燃,寂静的燃烧着,绣娘在白马之上,好像仍在驾驭着它,在森林河谷中穿行。
两位老人,不同的离开方式,却都是首位“挨刀人”。辛永库是火葬制度的首位“牺牲者”,绣娘,则是首位违背火葬制度的“开拓者”。不知怎的,两位老人离开的描写,竟是我心目中绝佳的几个片段之一,以至于仿佛穿过星河山川火焰,看见了那没有尽头的远行。你没有办法说每一个人的不同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也没有办法无病呻吟的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出怎样的大道理,光是看着他们生,他们死,就已经觉得,人生,不过尔尔,还怎有时间去做无益之事,虑无害之忧,逞无德之能。
书中出场的人物太多,每一个大人物小人物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或者大故事,每一个人都是这山上的一枝,一枝又一枝,串连出一幅精彩绝伦的社画。我没法把这些故事剖开解析,没有资格评价故事的好坏,人生这么复杂,岂容他人批判染指。你所收获的一切,早在你读书时便撒在心里,悄悄埋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
最后,以迟子建的小诗收尾,纪念这篇没头没尾的文章,纪念这群被我描述的支离破散的人群,以及,那些未浮现在纸上,却依旧跳跃在龙盏镇山间的人。
如果没有地壳亿年前的激烈运动,
没有能摧毁和重建一切的热烈熔岩,
我们怎能有与山川草木同呼吸的光辉岁月!
激烈的碰撞和挤压,为大地插上了山峦的翅膀,造就了它的巍峨!
也许从来就没有群山之巅,因为群山之上还有彩云,
彩云之上还有月亮,月亮背后还有宇宙的尘埃,
宇宙的尘埃里,还有凝固的水,
燃烧的岩石和另一世界莫名的星辰!
星辰的眸子里,盛满了未名的爱和忧伤!
如果心灵能生出彩虹,我愿它缚住魑魅魍魉;
如果心灵能生出泉水,我愿它熄灭每一团邪恶之火,
如果心灵能生出个歌声,我愿它飞越万水千山!
我望见了那望不见的!
也许那背后是银色的大海,也许是长满神树的山峦,
也许是倒流的时间之河,也许是无垠的七彩神土,
心里身外,天上人间,一样的花影闪烁,一样的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