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的这个心理模式正在摧毁你

来源:二三娱乐

不知道你是否像下面这个故事中的司机一样,每天的心情比较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左右。

司机身上的按钮

有一次坐飞机回北京,晚上12点到北京3号航站楼。我在冰天雪地中终于等到出租车,把包往里面一扔,就钻了进去。司机师傅很紧张:“到哪儿?”我说,“中关村”。

司机师傅很开心,说:“中关村还行,TMD我昨天排队20分钟,大半夜拉了一个活儿,一问去哪儿?望京!我今天一直郁闷来着。”

我问师傅:“如果我家在南五环,你还不得高兴死。”

师傅笑:“那可不。”

我对师傅说:“你身上是不是有一个按钮,一个写着开心,一个写着不开心上来望京的人按一下不开心你就郁闷一天,上来中关村的人就按一下开心,你就开心一天呢?”

上面这个事件当中的司机师傅的心情很明显容易跟着环境变化。他自己并不能决定自己要搭乘的人,要去的目的地是远还是近,却不由自主的因为这个因素来左右自己的心情。可能你觉得这个司机很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你仔细回顾自己的情绪变化,可能也会找到很多类似的影子。

——比如孩子不听话,就选择跟孩子发脾气,自己生气也弄得孩子很伤心。

——开车在路上遇到堵车的时候,心中不住的抱怨这个鬼交通。

——在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把坏情绪带回家,对家人发脾气。

当你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选择抱怨生气,听起来合情合理,但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你的坏心情其实并不是由你自己来掌控的,而是被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人所掌控的。当自己的情绪容易被环境所左右的时候,自己就没有办法以平和的心态来正常地生活和工作。至少本来你可以选择快乐的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但是现在你却不由自主的被控制了。这不是想起来感觉到很悲哀的事情吗?

受害者心理

其实这种心理模式叫做受害者心理。在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里,作者把我们通常会自怨自艾,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分成四种:

一、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当自己不愿意去做一件事情或者一件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往往容易归因于外部因素,而不是从自己自身找原因。比如当一个任务没有完成,却遇到上次的质问,可能很容易说这不是自己的问题,实在是客户太变态。或者在一段感情出问题的时候,认为不是自己本人的问题,而是对方的问题,等等。

二、安心做坏事。

心安理得的去做一些自己之前并不认可或者认为是不对的事情,就叫安心做坏事,比如你可能会去买一辆被偷的自行车,因为自己的自行车也被偷了。或者对无辜的人发脾气,你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发了还觉得挺爽,因为自己在别的地方受气了,又不能发泄,就转而发泄给自己可以发泄的人。

三、让我们一起分享“凄惨故事会”。

像过去的琼瑶小说,还有一些韩剧,经常上演一些受害者的故事,包括某些电视节目专门播放受害者类的节目,这种节目的形式往往是讲故事或者访谈,宗旨可以概括为“我比你更惨”。

四、用受害来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

女孩子喜欢假装无助来获得男生的帮助,喜欢假装弱不禁风来博得男孩子的关心和照顾。总之利用各种示弱的手段来博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五、自我伤害,绑架他人。

这种人往往用伤害自己来威胁别人,并胁迫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比如恋爱中的男女中的一方提出分手,另一方便以死相要挟,让对方不得不妥协。

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希望成为一个掌控自己生命的人,但是最终却还是回归为一个自怨自艾的受害者。

如果你的心情很容易被环境所左右,你很喜欢看那些受害者的节目,并且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喜欢把自己说得很惨,或者装作自己很需要帮助的样子。可能短时间内你感觉这样很舒服,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逃离短暂的痛苦。但其实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掌控,你的快乐与否,成功与否,根本不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而是移交给别人了。

让我们保持觉察,让自己不要陷于这种受害者的心理模式而不自知。因为,这种心里模式正在摧毁你!

下面是精读社群的几位伙伴对于受害者模式的分享和感悟。赶快自检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种心理模式呢?

你的这个心理模式正在摧毁你 你的这个心理模式正在摧毁你 你的这个心理模式正在摧毁你 你的这个心理模式正在摧毁你 你的这个心理模式正在摧毁你 你的这个心理模式正在摧毁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