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至德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认为,孝顺父母,尊重兄长,是为人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
2、在诸如救火拯溺的危急时刻,不仅会失去救人的黄金时间,也会失去血性甚至德性。
3、唐肃宗至德二年,悟空二十九岁,于迦湿弥罗国受具足戒,研究根本律仪,并在各地流浪,遍访名寺名塔。
4、事发后,两名伤者被送往附近的比科尔医疗中心,现已脱离危险;遇难者遗体则被运送至德尔卡门殡仪馆。
5、习见既久,即成陈腐;常道一成不变,持恒即为至德;人心不可测,择交当谨慎。莎士比亚。
6、这不打紧,如今官家又悬一口上方剑在至德殿上,有旨说再有敢奏招安梁山泊者,立斩不赦。
7、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
8、国学大师季羡林亲笔题词“天道酬勤”、“至德要道”,以表彰他们在高考中取得的好成绩,并寄语希望他们今后努力学习最精要的道理。
9、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圣人称为至德。
10、甚至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如康德和黑格尔,都未能象英国的休姆和法国的伏尔泰那样,成为政治自由主义的先驱。
11、至德之世,甘瞑于溷氵闲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12、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
13、赵构的尊号是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这是一个长得连他自己都记不住的尊号,但是这个尊号却是礼部那些官员与十几个大儒合力想出来的。
14、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
15、纳粹在乌克兰保留了集体农庄制度,系统地执行了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以及驱赶大批乌克兰人至德国成为苦力。
16、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讳构,字德基。
17、日前,哥伦比亚队却在紧要关头取消了一场热身训练,因为该队队员的足球靴在从波兰至德国的途中不翼而飞。
18、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19、不加罪,可谓至德也已。
20、至德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也是我国私人藏书活动结末的重要人物。
21、然世本浑浊,且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乃人短也,故修善至德。
22、、在《孝经》中,孝被视为“德之本”,是“至德要道”。
23、至德者遗弃物累,独占大道相依附,庸人迷惑自忧,内心积满好恶。
24、儒家之所以将夏商周三代之治作为后世效法的王道典范,颂扬备至,就因为三代是“至德之世”。
25、联赛志愿者及未骑车的车友搭车到张江地铁站集合,骑车的车友请骑至德国中心,那里有人负责装车。
26、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27、吾虽鄙劣,尝闻道于君子,以平西之至德,宁可无授命之臣乎?假天长丧乱,九流浑浊,当与臧洪游于地下。
28、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29、而夫子书里句句至圣至德的训诫,大都叫个人洁身自好,进官场要“言寡尤,行寡悔”,才能保住俸禄,邦无道、邦有道,是进是出程序繁琐。
30、中庸被孔子称为至德,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中庸绝不是一种折中主义。
31、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
32、季羡林先生亲笔题词的两块牌匾“天道酬勤”和“至德要道”。
33、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
34、“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