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人生与态度至少800字
2025-01-06
来源:二三娱乐
1.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人生态度。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相反,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别人、对待事物的态度。
2. 关于人生态度,梁漱溟先生曾经有精辟的论述,他将人生态度分为三种:逐求、厌离和郑重。逐求是追求物质生活的态度,如饮食、名誉、声色货利等,一方面受趣味引诱,一方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
3. 第二种是“厌离”的人生态度。因为人毕竟比一般生物高等,所以常常会反省自己,就会发现人生的许多痛苦。一方面因为许多欲望而痛苦,另一方面又发现了人世间的丑恶、残酷和无情,于是便会产生厌离人世的态度。
4. 第三种是郑重的人生态度,可以分为两层:一是儿童的天真,对生活的固有的认真态度;二是“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即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进取,一心一意。
5. 梁漱溟“三种态度”概括了人对于物质、对于自身以及对于他人的态度,而人之存活于世间,也就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对于世界、对于他人和对于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态度不仅决定了行为,也决定了一生的幸福。
6. 幸福的来源有许多种,物质的满足是其中之一,是普遍追求的,但物质带来的幸福很不真实。两大敌人会将幸福感轻易地剥夺:不满足和厌倦。
7. 物质的满足虽然不那么持久,但毕竟还是真实的感官刺激,而比物质更加虚假的是别人的评价。名誉名声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又不那么重要,你可以选择为了别人而活,也可以选择为了自己而活。
8. 由此看来,物质的满足,别人的评价都很重要,但并不是最可靠的。物质的获得是有限的,因为人的能力有限;别人的评价是无限的,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别人。
9. 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却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你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态度,选择自己的路,评价自己的得失,体验自己的幸福。
10. 做人的困难常常被抱怨,因为人总是要和人相处,也总是要做事的。做好事有坏人骂,做坏事有好人骂,不做事也是会有悄模嫌人骂的。既然如此,就可以做自己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
11. 童年常常被怀念,因为那时对物质没有太多要求,吃米饭、玩泥巴都是幸福;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天真坦诚,童言无忌;没有学习的困惑,工作的烦恼,家庭的负担以及社会的压力。
12. 可以并希望做到的是,虽然囊中羞涩,却精神饱满;外在贫乏,内心却充实;道路曲折,前途却光明;生活简单,却幸福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