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涉外合同,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即合同的主体、合同的客体或者产生、变更、终止合同关系的法律事实中任何一个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在涉外合同中,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外贸易性质的涉外合同(或称为对外贸易合同),它是指我国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外国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订立的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 第七条 当事人就合同条款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并签字,即为合同成立。通过信件、电报、电传达成协议,一方当事人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方为合同成立。
第3种观点: 本文介绍了涉外合同的定义、常见类型以及订立过程。涉外合同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包括合同当事人中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自然人、法人或无国籍人,合同所涉及的物品、财产或行为位于外国,以及产生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订立涉外合同时,当事人需要进行询盘、发盘、比价和还盘等环节。涉外合同不一定能用中国法律预防和解决纠纷,当事人需要根据合同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来决定适用法律。法律分析涉外合同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这些因素包括:1. 合同当事人中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自然人、法人或无国籍人;2. 合同所涉及的物品、财产或行为位于外国;3. 产生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涉外合同常见的有:涉外货物买卖合同,涉外运输合同,涉外保险合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来料加工合同,来件装配合同,补偿贸易合同,涉外租赁合同等。二、涉外合同订立的过程以货物买卖贸易为例,涉外合同订立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其他涉外合同磋商比照适用):1.询盘,又称询价,是指买方或者卖方为了洽谈购买或者销售产品,而向对方提出交易条件的询问。2.发盘,发盘在法律上称为“要约”,习惯上又称为发价,是买方或者卖方向对方提出各种交易条件,并愿意按照这些条件达成交易、签订合同的一种表示。3.比价和还盘,在收到国外来盘后,要对来盘的各项交易条件进行分析,根据掌握的其他资料认真比较。4.接受。三、涉外合同能用中国法律预防和解决纠纷吗涉外合同不一定能用中国法律预防和解决纠纷。1.首先要看合同当事人选择的是不是中国的法律,没有选择就不能适用。2.当事人选择法律时,必须以明示的方式做出,选择的范围只能是实体法。而且,不能违反当事人所在国的基本原则和该国法律的强制规定。如我国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必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3.当事人没有选择时,可以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这被称为“最密切联系原则”。结语涉外合同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包括合同当事人中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自然人、法人或无国籍人,合同所涉及的物品、财产或行为位于外国,以及产生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涉外合同常见的有:涉外货物买卖合同,涉外运输合同,涉外保险合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来料加工合同,来件装配合同,补偿贸易合同,涉外租赁合同等。在涉外合同订立的过程中,一般包括询盘、发盘、比价和还盘、接受等环节。虽然涉外合同不一定能用中国法律预防和解决纠纷,但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的法律,并且可以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即“最密切联系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法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列名义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八条 涉外民事关系的定性,适用法院地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