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吃完早餐后就去乡间散步欣赏田园风光;散完步便返宿唱乡村‘KTV’;唱完歌吃午饭,吃完午饭睡午觉;睡好午觉后和朋友约着一起打麻将;打完麻将吃晚饭,吃完晚饭又约着朋友去散步。”在静心楼,长沙游客江曼华的生活节奏悠闲而充实,每天的安排既轻松又充满乐趣,让她彻底放松身心,享受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时光。
静心楼是乌当区新场镇保寨村的一家旅居民宿,于2022年对外迎客。入夏以来,避暑旅居游客陆陆续续来到这里。江曼华便是其中之一。
江曼华于7月2日入住静心楼,计划住两个多月再返程。“静心楼所处的位置气候凉爽、环境宜人,非常适合养生。”江曼华说,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变得格外珍贵。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她找回了久违的宁静与满足,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静心楼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乡村风情和贴心的服务。自开业以来,该民宿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在我家入住的旅居客人,大部分居住时间都是两个月以上,50%是‘回头客’。”静心楼老板周厚贵说,目前已经有60余名旅居游客入住他家的民宿,客人主要来自长沙、武汉、株洲等地。他们非常注重每一位客人的体验,从饮食到娱乐,都力求做到最好。未来静心楼将继续提升服务质量,让客人在这里有更好的体验。
入夏以来,距离静心楼不远的德龙度假山庄同样以其宁静雅致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来自省外的避暑旅居游客入住。山庄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我家的民宿于去年7月份开业,包含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德龙度假山庄老板邓玉菊介绍道:“我家的房间几个月前就已经预定完了,目前已经全部住满,客人主要来自长沙。客人不只是来避暑,更是来这里寻求一份宁静与放松。”
在德龙度假山庄采访时,记者遇到了来自长沙的避暑旅居游客马莉夫妇。“德龙度假山庄不仅环境宜人,服务也极为周到,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里的环境让我们彻底放下了城市的压力,每天在山庄内散步、品茶、聊天,生活简单却充满诗意。”每天清晨,伴随着鸟鸣醒来,夜晚则在宁静中安然入眠。这样的生活让马莉和丈夫找回了久违的平静与幸福。
瓶兰苑、山也民宿、林溪山庄、山水家园、花画小镇休闲山庄……在乌当区,除了静心楼和德龙度假山庄,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旅居民宿。
避暑旅居主题采访行让记者感受到了乌当区避暑旅居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这里,游客不经意间便能寻觅到心中的那份“诗与远方”。
乌当区位于北纬26度,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59.73%,年平均温度14.6℃,夏季平均气温2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与森林覆盖率常年领跑,堪称天然康养福地、避暑旅居胜地。每年酷暑时节,会有大量重庆、武汉、长沙等地的游客前来避暑旅居,大部分都是居住一个月以上。
为做大做优做强旅居产业,近年来,乌当区凭借其秀美的山水、清凉的气候、优良的空气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不断擦亮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区、“美丽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等金字招牌,深耕避暑、康养、民族文化以及乡村慢生活等卖点,大力发展乡村避暑旅居产业,推进卖“清凉”、卖“风景”向卖“服务”、卖“生活”转化,持续打响“旅居乌当”“康养乌当”品牌。
去年,乌当区共接待避暑旅居游客5.1万人次,实现旅居收入3856万元。截至目前,乌当旅居民宿已增至600余家,今年夏季旅居民宿预订人数5000余人,避暑旅居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景象。
“目前,乌当区已打造了1条‘爽爽贵阳·旅居生活’示范带和5个旅居示范点,示范带动全区避暑旅居产业发展。”乌当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汪书坚说,接下来,乌当区将持续深化农文康旅融合发展,以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乌当资源禀赋,以田园居住养生、田园健康享老、田园运动康体、田园文化养心,全力培育壮大“旅居生态圈”,擦亮“旅居乌当”新名片,力争把旅居产业培育成为乡村产业新业态、群众增收新渠道和乡村振兴新途径,真正实现“凉资源变热经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艳飞
编辑 罗昌
二审 何欣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