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崇山峻岭间,一座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的“天然石城”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行者——这里是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人间伊甸园”的扎尕那。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这座集壮美地貌、藏族文化与田园牧歌于一体的秘境,正成为甘南文旅版图中最耀眼的新名片。
亿年造化:雄奇石城的自然史诗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其地貌形成于距今3亿年的古生代地质运动。四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巨型石峰——东哇、业日、达日、代巴——如高耸的城墙环抱山谷,嶙峋的灰白色岩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指环王》中的中土世界。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曾在此惊叹:“这是亚当和夏娃诞生的地方!”
独特的地理环境还孕育了高山草甸、原始森林与冰川遗迹。夏季,油菜花海与青稞田在石峰下铺展成金色与碧绿的拼图;冬季,雪覆岩壁的扎尕那更显圣洁,被摄影爱好者称为“东方小瑞士”。
藏寨烟火:活态传承的民俗博物馆
石城脚下,四个藏族村落依山而建,保留了完整的百年藏式踏板房。村民仍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清晨煨桑的桑烟、转动经筒的诵经声、手工制作糌粑的作坊,构成一幅生动的藏族风情画卷。游客可参与藏家生活体验,如学习打制酥油茶、编织牦牛毛帐篷,或跟随牧民上山放牧。
每年农历六月,当地举办“浪山节”,赛马、锅庄舞与原生态藏戏轮番上演,成为非遗文化展示的窗口。迭部县文旅局负责人表示:“我们正通过‘旅游+非遗’模式,让游客从‘看风景’转向‘品文化’。”
生态文旅: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平衡保护与开发,当地推行“限流预约”制度,每日游客量控制在3000人以内,并建成生态木栈道和环保电瓶车系统。2023年新开放的扎尕那地质公园博物馆,通过VR技术还原地质演变过程,让科普与观光深度融合。
民宿产业亦蓬勃发展,石头砌成的藏家乐提供“推开窗见雪山”的独特住宿体验。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感叹:“晚上围着火塘听藏族老人讲山神传说,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据悉,迭部县近期将推出“石城秘境”徒步路线,串联高山湖泊、藏传佛教寺院等景点,进一步打造“世界级山地旅游目的地”。这个曾被遗忘的“石匣子”,正以原始之美与人文之魅,向世界敞开怀抱。
短评 | 扎尕那"出圈"的启示:生态与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扎尕那从深山秘境到世界舞台的华丽转身,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这座藏寨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坚守生态底线、深挖文化底蕴的必然结果。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扎尕那模式启示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往往就藏在最原始的自然风貌和最淳朴的民风民俗中。当越来越多的乡村学会用生态说话、让文化发声,中国乡村振兴的故事必将更加精彩。□ 本网金城8月10日电 黎明 黄河 东华
童铃
图片:来自网络
出品: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