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遇乐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少林寺回应“不让游客入殿避雨”!网友炸锅:说好的慈悲为怀呢?

少林寺回应“不让游客入殿避雨”!网友炸锅:说好的慈悲为怀呢?

遇乐旅游网 2025-08-11
导读今年8月7号郑州下暴雨那天,少林寺游客被拦在殿外淋雨的事上了热搜。寺庙说殿里有文物不让进,结果游客挤屋檐下冻得发抖,僧人倒能在殿里走。一个花高价门票进去的年轻人发视频说:“我花这么多钱买门票,雨水都进眼睛了还不能进殿?”这事后来引起很多人讨论。其实类似现象到处都有。医院里病人等检查要排队三小时没人加窗口,学校里老师按死规定不让迟到学生进考场。大家都觉得这些地方本该是讲人情的地方,结果规矩压过人命。少林寺这回正好撞在口上,毕竟它本身标榜的是慈悲二字,结果连个人避雨的方便都不给人。有网友翻出少林寺

今年8月7号郑州下暴雨那天,少林寺游客被拦在殿外淋雨的事上了热搜。

寺庙说殿里有文物不让进,结果游客挤屋檐下冻得发抖,僧人倒能在殿里走。

一个花高价门票进去的年轻人发视频说:“我花这么多钱买门票,雨水都进眼睛了还不能进殿?”

这事后来引起很多人讨论。其实类似现象到处都有。

医院里病人等检查要排队三小时没人加窗口,学校里老师按死规定不让迟到学生进考场。

大家都觉得这些地方本该是讲人情的地方,结果规矩压过人命。

少林寺这回正好撞在口上,毕竟它本身标榜的是慈悲二字,结果连个人避雨的方便都不给人

有网友翻出少林寺官网,上面写着文物保护是第一原则。

他们给记者的回复也是就这两句话。

但视频里能明显看到,殿内空间大得很,就算拉个警戒线围出区域供游客躲雨都不耽误保护文物。

问题是那边坚持守死规矩,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

其实古代就有类似争议。《礼记》里写过,做事情要分主次,不该本末倒置。

游客需要避雨是眼前活生生的事,文物保护虽然重要但能不能灵活处理?

有人举例子说旁边厢房仓库都没人管,为啥非得守着大殿不让人进去?

我觉得这种僵化管理背后可能有更深层原因。

景区现在靠门票和香火维持运转,文物出问题责任大过天。

但游客淋雨又不会直接扣工资奖金,自然懒得调整。

有和尚私下说,他们每周开会都要学文物法,反而没人教怎么应对突发事件。

这事之后网上骂声很大。

有人说少林寺早变商业机构了,跟企业一样只算经济账。

更多人感慨现在哪哪都是教条主义,流程比人命重要。

有个老太太视频里说:“以前信佛是因为觉得庙里能给人喘口气,现在跟写字楼也没区别。”

其实解决方法不难。

比如提前做预案,暴雨天开放非文物区域当临时避难点。

或者让工作人员有灵活处理权,遇到突发情况不用层层汇报。

但现实是多数单位怕担责任,总想着按规矩办事就不会出事。

这种问题不光少林寺有。

医院保安赶没挂号的急诊病人出去,学校保安拦迟到学生进考场,都一样。

现在大家习惯把制度当成盾牌,宁可得罪人也不愿意稍微变通一下。

网上有人说这事让少林寺名声受损,但也有人觉得挺好,终于有人把问题挑明了。

游客花钱进庙本想求个心安,结果被雨淋得更闹心。

那些精美的佛像摆在大殿里,供着的是谁?为啥偏偏不管殿外淋雨的人?

写在最后

现在网上热议归热议,具体能改多少还不知道。但至少这事提醒了大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保护文物是对的,可也不能成了欺负人的挡箭牌。

下次再下大雨,还是不知道游客能不能有个地方躲躲。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