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遇乐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进入倒计时!为何这些“大佬”都爱临安这座山?

进入倒计时!为何这些“大佬”都爱临安这座山?

遇乐旅游网 2025-08-11
导读杭州的夏天,总藏着天目山的绿意清凉。这片“大树王国”“生物基因库”里,峰峦叠翠、飞瀑流泉,奇岩古木相映成趣。炎日里,游客纷至沓来,避暑、览胜又涤心。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进入倒计时,9月22日起,全球目光将聚焦杭州。被王羲之、李白、苏轼等900余位诗人偏爱的天目山,早已备好25℃的清凉,等着迎接来自世界的脚步。在北纬30度线,在浙江西北部,有两座山峰,雄踞在黄山和东海之间,东西遥相对峙,东峰大仙顶海拔1479.7米,西峰仙人顶海拔1505.7米,两峰之巅各有一汪清池,似一双明眸仰望苍穹。是的

杭州的夏天,总藏着天目山的绿意清凉。这片“大树王国”“生物基因库”里,峰峦叠翠、飞瀑流泉,奇岩古木相映成趣。炎日里,游客纷至沓来,避暑、览胜又涤心。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进入倒计时,9月22日起,全球目光将聚焦杭州。被王羲之、李白、苏轼等900余位诗人偏爱的天目山,早已备好25℃的清凉,等着迎接来自世界的脚步。

在北纬30度线,在浙江西北部,有两座山峰,雄踞在黄山和东海之间,东西遥相对峙,东峰大仙顶海拔1479.7米,西峰仙人顶海拔1505.7米,两峰之巅各有一汪清池,似一双明眸仰望苍穹。是的,它就是天目山,杭州人心中那座登峰造极的山。

《西湖游览志》写:西湖诸山之脉,皆宗天目。《山海经》里,它叫“浮玉山”。

01

世人总把河流比作母亲,把山比作父亲。就如,杭州人一声声赞美钱塘江,一次次仰望天目山。

是的,天目山就像一位父亲,他寡言,他宽厚,他水系钱塘太湖,绵延两百公里,携着大大小小的山排过去,拥过来,像大海波涛起伏。

他那么苍老,被时间封印了1.5亿年,这古冰川的遗址,让那些古老的物种基因幸得留存。

一位位修禅问法的僧人来到天目山中,种下一株又一株的柳杉。渐渐地,造化出这方百公顷大树王国。有诗为证:

人言名山僧占尽,荒山废寺谁问津

若非和尚勤护卫,何来天目柳杉林

除了古柳杉,还有古银杏:22株共生一棵,万年“五世同堂”;两棵缠绕在一起,成了“夫妻树”,约350岁。

在这里,树木的年岁是个谜。

天目山上的“大树王”

再看那棵宋代的“大树王”,曾经树冠如伞,遮天蔽日,径大枝粗,盘根错节,据说茁壮时期高达50余米,能与高楼大厦相比高;底部树干直径3米有余,需五、六人手拉手方能合围。如今,大树王已枯枝70余年,仍傲立不倒,枯干上还寄生出一棵翠绿的新枝。而在“大树王”右上方的141号柳杉,生长旺盛,雄姿勃勃,已被大家公认为天目山的“新大树王”。

还有,“三大王”“四大王”……据说,这样的古柳杉有2032棵。

02

僧人入山修禅问法,垒石为室,结茅为庐,开路种树,古柳杉中,一条古道,曲曲折折,翻山越岭,通向大山深处,留下一条“千年禅林古道”。

古道用大石铺筑,总长约40里,宽2米,东起昭明禅寺,经等慈、翻越上排岭、六谷岭,直抵一都夏家;穿过俞家,越过朱头陀岭,过蟠龙桥,抵达西天目山禅源寺。

谢灵运沿着天目古道边走边叹,“天目山,浮玉控苍穹”;昭明太子萧统在西天目山古道边结庐隐居,朝朝暮暮,识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李白从古道走向山顶,有了一种超自然的感慨,“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李时珍穿着草鞋,背着药篓,翻越古道,采集药材800余种,收录在《本草纲目》中。

郁达夫游东、西两天目山,坐轿观景,翻越古道,晚遇雪,宿禅源寺,记,“三月春寒雪满山,高峰遥望皖东关。西来两宿禅源寺,为恋人间水一湾。”

梅兰芳坐着便轿穿越东天目古道,为传播京剧艺术文化。他赠天目山两件礼物,一是捐钱建石桥,后为“梅公桥”;二是馈赠昭明禅寺柴油发电机一台,开创临安最早发电照明的历史。

古道上,叶落一层,覆盖脚印一串,那些覆盖的脚印,成了天目山另一个谜。

03

在天目山大仙顶,这位苍老的父亲,盘腿而坐,讲述着那些父与子的故事——

白云飞兮江上阻,北流分兮山风举

……

想玉颜兮有目中,徒踟蹰兮增延伫

萧统又在思念他的云麾弟了。每每回望京都,那里有他血脉相连的牵挂,那是无法说出的,还有无法相见的无奈。

东天目山,庐屋内,他日日编纂《昭明文选》,夜深了,烛火下,他又在圈点着《金刚经》,终于,劳累过度,双目失明。禅师志公和尚怜之,用池水为他洗眼,得重见光明。也有诗为证:

洗眼池中水更清,千年遗迹旧昭明

我来一洗尘中眼,绝胜沧浪几濯缨

他是南梁武帝的长子,被册立为太子,封邑石城。末年,因在母亲丁贵妃墓内放蜡鹅祭祀,被诬陷诅咒皇帝,自此父子反目。

他负气离宫,为回避宫廷斗争,也为精心修编文选,他来到天目山。天目山,想来在南梁皇室心中有着不一样的分量。

摄影:胡建强

几年后,梁武帝派兵欲迎太子回朝,在山麓建“等慈庵”,后成了昭明禅寺。终于,他回到父皇身边,恰逢江南采莲季,他乘坐小船在湖上采莲,船翻溺水,自此一病不起,一个月后病逝,那年,他31岁。

这样一位公子,出生于帝王之家,颜值、才华、人品,俱为上佳。而大江南北,仿佛处处都有他读书的足迹,所编《昭明文选》,是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文总集。

可生在帝王之家,注定了许多残酷和无常。昭明太子的性格十分仁厚,在处理政务时,总令梁武帝不悦,毕竟,梁武帝是雄主,他推翻前朝,顶住北魏,壮大了萧梁帝国,他深感昭明太子很可能看不住自己的江山。

父与子的矛盾不断积累,抑郁之下,太子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因一个偶然事件,太子英年早逝。

这是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我在洗眼池,掬起一捧泉水入口,泉水清冽,沁人心脾,突然那么心疼太子萧统。

人生总是充满遗憾和无常,侯景之乱后,86岁的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在了建康台城,他的七子萧绎,也没能振兴大梁大业。

三百多年后,临安世代务农的钱宽得一子,据说出生时全身红光,相貌丑陋,欲将他丢弃于井中,祖母阻止,得以存活,得名“婆留”(意为阿婆留其命)。他就是后来的吴越国创始人钱镠王,他定都杭州,疏西湖,筑钱塘,扩杭城,保境安民,心存忠孝,美名远扬,终不负父望。

这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故事。

听罢,沉吟良久。仙人顶上,云海翻腾,四亿年前,这里一片浩瀚汪洋,2.3亿年前,天目山蛟龙出海,1.5亿年前,燕山期火山炼狱,天目山凌空傲世,250万年前,冰河期精雕细琢,天目景观浑然天成……

终于,山顶玉石点点,麋鹿跳跃。

回望,王朝更迭,功名利禄,在沧海桑田变幻中,变得微不足道。

拨云只能见日,明心方能见性。

《西天目山老殿》徐悲鸿

再去品一品那幅《西天目山老殿》,徐悲鸿用笔苍劲浑厚,又娟细韵长,在满目昏黄的松柏林中,画出深山老殿的清苦悲凉,一树黄灿灿的银杏忽而傲然于画中,又显生机与韵味。远山恬静,似有独鸟飞过,浓荫掩映中老殿静谧幽深,又似先生的内心,或有泥泞中的挣扎,或有飘忽不定,或有踌躇满志,或有对生命的守护和珍爱。

04

2025年这个夏夜,天目山繁星点点。年过五旬的护林员老严和同事们伴着虫鸣蛙叫,穿着迷彩服,打着手电,一路巡山。像这样的守林员有百余人。

夜间护林员正在巡山 图源:都市快报

这里,领春木、天目木兰、鹅掌楸等随处可见;於术、竹节人参、缺萼黄连等野生药材触手可得;云豹、黑麋、白颈长尾雉等野生动物隐匿林间;凤蝶穿花采蜜,甲虫大步流星;峡谷、飞瀑隐于山间。如此美好。

行人说,赤着脚走吧,能吸收天地之灵气。

老人说,“树也好,人也罢,最重要的是要稳,根要深,才能经得起风和雨”。

天目山暖锅 图源:临安文旅发布

天目山,这位老父亲笑了。他转身捧上山里的食物:一盘笋干,一把银杏果,一捧山核桃,一份天目暖锅,一碗云雾茶。

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

我也是一个远道而来的孩子,我来这里,体悟着肉身与大地万般牵连。我来这里,想在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交融的那一刻,靠着你那磐石之躯,看返朴还淳,看云霞万千。

大树华盖闻九州,此为天目山

这座杭州人心中登峰造极的山

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奇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进入倒计时

届时,全球的目光

将聚焦杭州,落点天目山

你准备好和世界一起

走进这片 “大树王国” 了吗?

来源/杭州发布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