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对家乡对未来的赞美之歌
——读尹才干的《武胜赞》
/
武胜赞
◎尹才干
/
一江碧水抱城流,定远凌云瞰九州。
兰海动车添彩翼,嘉陵龙脉荡扁舟。
甜橙产业香飘久,图像诗歌韵不休。
武胜故园情寄处,千秋盛誉一应收。
尹才干《武胜赞》
注释:定远,指定远塔,位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印山公园内。塔高368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武胜的标志性建筑。旁边的“半月廊”内,有2014年打造的“国内第一处图像诗景观”——“走不出逝去的的心境”(尹才干图像诗)。景区全天免费开放,作为武胜县文旅核心节点,与沿口古镇、嘉陵江大桥等形成游览动线,夜游项目中通过光影技术呈现滨江夜景演绎。
/
一曲对家乡对未来的赞美之歌
——读尹才干的《武胜赞》
/
1.语言运用:典雅凝练,古今交融
古典韵味:全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精炼,对仗工整(如“兰海动车添彩翼”对“嘉陵龙脉荡扁舟”,“甜橙产业香飘久”对“图像诗歌韵不休”),符合传统诗词的格律要求。用词如“抱城流”、“瞰九州”、“荡扁舟”、“韵不休”、“千秋盛誉”等,典雅含蓄,富有诗意。
现代气息:诗中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词汇和概念,如“兰海动车”、“甜橙产业”、“图像诗歌”。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手法,既保持了诗歌的古典韵味,又鲜明地反映了武胜的现代化发展和时代特色,体现了语言的创新性和包容性。
动词精妙:“抱”、“瞰”、“添”、“荡”、“飘”、“寄”、“收”等动词运用精当,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美和生命力(如“抱城流”的温柔眷恋,“瞰九州”的雄浑气势,“荡扁舟”的悠然自得,“香飘久”的绵长韵味)。
2.意象选择:时空交织,特色鲜明
自然意象:“一江碧水”(嘉陵江)、“定远”(定远塔/山)、“九州”(广阔天地)、“兰海”(兰渝铁路沿线景象)、“嘉陵龙脉”(嘉陵江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扁舟”(传统水运/闲适生活)。这些意象勾勒出武胜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的自然地理风貌。
人文意象:“城”(武胜县城)、“动车”(现代高速交通)、“甜橙产业”(特色农业经济)、“图像诗歌”(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故园”(家乡情怀)。这些意象集中展现了武胜在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代成就和地方特色。
时空交织:诗中意象既有“碧水”、“龙脉”、“扁舟”、“千秋”等代表历史纵深和自然永恒的元素,也有“动车”、“产业”、“图像诗歌”等代表现代速度和创新的元素,共同构建了武胜古今交融、生机勃勃的立体画卷。
3.意境表现:壮美与秀雅并存,动感与韵味相生
壮阔雄浑:首联“一江碧水抱城流,定远凌云瞰九州”开篇气势宏大。碧水环抱城池,高塔(山)凌云俯瞰九州,营造出一种依山傍水、雄视一方的壮阔意境,奠定了全诗高昂的基调。
灵动秀美:颔联“兰海动车添彩翼,嘉陵龙脉荡扁舟”,动车如添彩翼疾驰,扁舟在龙脉般的嘉陵江上悠然荡漾,一快一慢,一现代一传统,动静结合,既展现了发展的速度与活力,也保留了水乡的宁静与秀美。
富足悠长:颈联“甜橙产业香飘久,图像诗歌韵不休”,通过嗅觉(香飘久)和听觉(韵不休)的通感,描绘出物产丰饶带来的长久馨香和文化繁荣带来的不绝韵味,意境甜美、富足而充满文化气息。
深情隽永:尾联“武胜故园情寄处,千秋盛誉一应收”,将前面描绘的景、物、事都归结于对“故园”的深情寄托,并展望其必将赢得千秋美誉,意境升华至对家乡深沉的爱与自豪,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心,余韵悠长。
4.主题升华:由景及情,由今及古,颂扬家乡
层层递进:全诗主题清晰,层层推进。首联写地理形胜,颔联写交通古今,颈联写经济文化特色,尾联直抒胸臆,点明对故园的深情和对其盛誉的期许。
以小见大:通过选取武胜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标志(嘉陵江、定远塔)、现代成就(动车、甜橙产业)、文化特色(图像诗歌),由具体物象升华到对家乡整体风貌、发展成就和人文精神的赞美。
情感升华:从客观描绘(景、物)到主观抒情(情寄处),将对家乡的热爱、自豪和美好祝愿作为全诗情感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千秋盛誉”更将赞美之情推向历史的高度,表达了对武胜恒久繁荣与美名远扬的深切期许。
5.写作特色:
古今融合,特色突出:最大特色在于成功地将传统律诗形式与现代生活内容(动车、产业、图像诗)完美结合,既古雅又新颖,精准捕捉并展现了武胜作为古今交融之地的独特魅力。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严格遵循七律的平仄和对仗要求(中二联尤为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意象典型,组合巧妙:选取的意象极具武胜地方特色,且组合巧妙(如动车与彩翼、龙脉与扁舟、甜橙香与诗歌韵),形成鲜明对比或和谐映衬,增强了表现力。
虚实相生,意境开阔:实写眼前景、当下事(碧水、动车、甜橙),虚写历史感、未来誉(龙脉、千秋盛誉),虚实结合,拓展了诗歌的时空维度,意境开阔深远。
卒章显志,情感真挚:尾联直接点明“故园情”和“千秋盛誉”,卒章显志,情感抒发直接而浓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总而言之,尹才干的《武胜赞》是一首构思精巧、特色鲜明的现代七律。它运用典雅凝练又包容现代的语言,选取武胜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意象,通过壮美与秀雅并存、动感与韵味相生的意境,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武胜的地理形胜、交通发展、经济特色、文化创新。最终,诗歌深情地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自豪和美好祝愿,成功地将对具体物象的赞美升华到对故园整体价值和永恒声誉的歌颂。其最突出的写作特色在于完美融合了古典诗词形式与现代生活内容,生动刻画了武胜古今交融、生机勃勃的独特风采。(元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