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价值,远不止账面上净赚的10亿。2008年后,北京的旅游收入直接突破1400亿,这种长期效益,是东京、里约难以比拟的。
奥运会对一座城市的影响,往往体现在“后奥运时代”。东京奥运会本想借赛事拉动旅游,却因疫情影响,境外游客寥寥无几,旅游收入远不及预期。里约奥运会后,当地旅游市场虽有短暂升温,但因场馆荒废、治安问题等,很快回归平淡,难以形成持续效应。
北京奥运会却给旅游市场注入了长久活力。2008年后,来北京的外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故宫、长城等传统景点之外,鸟巢、水立方成了新的“打卡地”,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数据显示,奥运会后的几年里,北京旅游收入年均增长显著,累计突破1400亿,这种“奥运红利”持续释放,远超赛事本身的影响。
除了旅游,企业也借势起飞。联想、海尔等品牌通过奥运会赞助商身份,提升了国际知名度,海外市场份额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如地铁线路扩展、空气质量改善,不仅方便了市民,也让北京的城市形象更具吸引力。这些“收益”,虽不在奥运直接账本上,却实实在在推动了城市发展,这正是东京、里约在“后奥运时代”难以企及的地方。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