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邹蓝|研究生教育1917-1978

2025-03-14 来源:二三娱乐

前一阵看到如此信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17年。苏州的东吴大学(英文名Soochow University,1900年由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于苏州)。不过信息说,东吴大学的这个研究生教育,不关联到研究生考试。估计是本校对当时也有意愿继续深造的优质生实行“保研”。顺便说一句,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依然存在,在台湾。而其在大陆的后身,是现在的苏州大学(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该校名江苏师范学院),就跟清华在陆在台各有一支那样。

信息说,1949年之前,中国研究生教育,因为抗战和内战,发展得一波三折,落后且缓慢。多数追求深造的学子,主要去欧洲和北美读研乃至于读博。1949年之后,大陆的研究生教育也因为院系调整乃至于一阵又一阵的政治运动,依然一波三折。

从大饥荒基本结束后的1962年开始,中国大陆开始正规培养3年制研究生。到1965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4764人。信息没说这个时期到何时结束。依据常理,1966年大学招生取消,当然研究生录取也没得跑。因此,文革开始前的1965年,当是这个时期的最后一次招考研究生。

再下来,就是1978年的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3月份报名,5月份初试,我觉得应该是全国统一,5月15,16,17三天;收到复试通知的,各到各校或所参加七月的复试,9月中下旬发出录取通知)。无锡的三天考试在学前街无锡师范的阶梯教室进行。我的录取通知书是9月21日收到的。

文革后第一次研究生招考虽然比1977级高考晚5个月,因为是三年制,这届研究生毕业在1981年9月,比1977级四年制本科生早4-5个月。这就是说, 以毕业时间看,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1978级/1981届研究生,才是文革后的第一批。

我所知道的是, 1978年当年全国所有能招录研究生的大学以及科研院所,包括中国科学院与新从中国科学院独立出来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原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部(社科院的老人都简称之为学部), 全国总共招生10708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即1978级,人数大概在700不到。具体多少,我得数一数这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收录多少篇才能精准到一个不差。我的那篇简介,在其中183页。

看来整个八十年代,研究生教育算是稳扎稳打。1985年研究生招生46871人。这跟高校增设以及毕业人数增加相关。到1999年,研究生招生71847人(我没细究是否包括了博士研究生),总体说还是跟大学毕业人数相关的。

但是大学1999年开始扩招后,大陆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如热气球一样膨胀。2003年22万,2020年超过100万(据我所知,科研院所的研究深招生一般没有膨胀)。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474万人,当年招生人数在120万左右。2024年录取多少我没核查,但是当年报考研究生人数是438万。转折点出现。据说202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388万,比上一年减少50万。

2025年度研究生招生分数有所降低。我踅摸着,高校大概不想放弃研究生缴纳的学费和在校的种种费用吧。报考人数减少,录取人数不能少。少了,应该能收的款(不是应收款,会计账目中的应收款,即人家的欠款)就少了。这也是用分数杠杆来调剂报考和录取人数。

有人分析,今年考研分数降低,有几个主要原因,试题难度有的科目有提高(据说政治与英语难度提高,需要总分上弥补);报考人数减少(吸引多点人报考);招生计划继续扩张(多招需要多吸引人报考);弃考率上升(吸引报考人增加,可弥补弃考率)等等。

详细的我就不管了。总之,学历贬值的大趋势下,考研,尤其是第一学历非985-211的要在研究生学历弥补一下,就成了不少学子考虑的出路。

就业难,对口就业也难的前提下(应用学科导师空对空,学生学了也没啥实际能力), 加上人工智能AI的爆发研究生教育该如何办。现在确实是转折点。

1978年研究生恢复招考,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估计这个阶段差不多到1999年扩招时结束,因为那是另外一个新阶段(开始灌水)的开始。而1978-1999,我个人看法,也是可以分为前期1980年代和后期1990年代两段。后半段,可能优质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注意力,多放在博士阶段教育。而含水量多的二三流高校,则因为师资水分开始增加而水分也多了起来。至于科研院所,因为向来不会大呼隆招生,至少我知道的中科院和中国社科院等国家级的院所,研究生招生和教育,人数和质量把关始终比较严。

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及院所的社科类包括工商管理方面研究生教育,还有社科类博士生教育,因为孔方兄影响和条块方面中员大员的权力需求,灌水的多了起来。不信查查中央查处的中高级(司局厅及以上)老虎,还有富商的硕士博士学位来历,就能明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