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留学生不让考公务员了?
最近总是有学生家长来找我们咨询,说在网上看到很多博主都在讲“留学红利已死”,“留学生回来不能考公考编”等言论,不少家长都开始动摇要不要送娃出国了。
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长们的焦虑。所以我们仔细研究了官方发出来的文件。
只能对这些家长说:“别被骗了。”
那真相是什么呢?
这件有关留学圈的大新闻要从前阵子北京、广东、河北等省份发出重磅消息:“不再接受留学生参加选调”开始说起。
什么是定向选调?
定向选调作为公务员选拔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面向国内外重点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一旦被录用,就是国家公务员身份,工作内容主要围绕政府的行政管理、政策制定与执行等方面。
以往,只要留学生的毕业时间、学历背景等符合相关要求,不论本硕,均可参与定向选调。
但在这次的新规定中,定向选调的对象明确限定为国内高校的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
所以揪着体制内拒绝留学生,其实只是境外高校的毕业生不能参与定向选调。
取消定向选调≠考公考编拒绝留学生
选调政策的一种规范化调整,并不等于体制内一刀切。
从留学生进入体制内的主要途径来说,国考、省考、市考、以及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这些途径就如同一条条宽广的道路,从未对留学生关上大门。
在事业单位/央国企/地方体制就业机会等方面,就有数据显示,留学生近年的录用比例不降反升。
2024年国考数据表明,商务部、外交部等涉外部门30%的岗位标注“优先考虑留学背景”,实际录用留学生占比达18%。
拒绝的是“水学历”,变成唯才是举
无论是选调规范化调整,还是所谓“体制内拒绝留学生”,实则是对“水分学历”的精挑细选,并不是对留学生的全盘否定。
取代定向选调的“优培计划”,留学生的报名条件就变得极为苛刻:
· 留学生必须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学制1年以上,且毕业院校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op100;
· 留学生的本科学校也在 “优培计划” 的院校名单内;
· 毕业时间在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之间;
· 其他如未落实工作单位等条件。
这也表明了现在体制内更想吸收具备真才实学的留学生。
那留学生们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成为真正的赢家?
想要出国,回国后考公考编的同学们,择校时一定要选择QS、软科、泰晤士高等教育等权威排名靠前的院校。
高考成绩非常好(达到一本录取分数线)的同学们,本科学校可以选择澳洲8大,美国藤校,英国G5,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等。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
也有家长会问,孩子高考成绩不好,但是也想要出国读书,回来考公考编。
这种情况给孩子择校可以考虑新加坡私立大学。
新加坡的私立大学都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著名大学合作办学,毕业证书都是由国外本国大学颁发。
新加坡管理学院合作院校
伦敦大学学院: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9
澳洲伍伦贡大学: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167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3
新加坡Kaplan学院合作院校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6
新加坡PSB学院合作院校
澳洲纽卡斯尔大学: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179
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217
科廷大学新加坡校区合作院校
詹姆斯库克大学: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174
新加坡私立大学还通过“EduTrust”和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双重认证,保证学生国外学历的真实性,回国后享受当地的福利政策和待遇。
新加坡私立大学还接收初中毕业申请者。语言要求灵活,学校都开设了语言课程,一般在6-10个月。即便是英文零基础,通过41个月的学习,也能拿到中留服认证的大学文凭!
从私立大学毕业的学生拿到本科毕业证之后,申请者的语言优势,他们既可以选择在新加坡本地攻读研究生,也能把新加坡当作跳板,申请英美澳等名牌大学的硕士。
对于留学生来说,节省出来的时间不仅是金钱,还是机会。毕竟谁也说不清楚,政策会不会继续变化,录用留学生的条件会不会变得比现在还要严苛...
早毕业早规划的优势显而易见,有想法的同学们还是接着准备材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