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遇乐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海岛风光绝了!舟山的开挂人生,别错过!

海岛风光绝了!舟山的开挂人生,别错过!

遇乐旅游网 2025-07-03
导读东海听涛、黄山观松、焦作游山、乐山礼佛、洱海泛舟……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中,浙江舟山、安徽黄山、河南焦作、四川乐山、云南大理五个城市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们依靠各自独特的魅力频频“出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由五地宣传部门共同组建的“山海交响”五城发布联盟成立,这不仅是对各自旅游资源的一次整合和优化,更是对中国多元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和展示。未来,五地将通过各地新媒体平台,相互推介各自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动各地文旅产业发展,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串联起这些美丽的景点,感受五城“脉动

东海听涛、黄山观松、焦作游山、乐山礼佛、洱海泛舟……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中,浙江舟山、安徽黄山、河南焦作、四川乐山、云南大理五个城市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们依靠各自独特的魅力频频“出圈”。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由五地宣传部门共同组建的“山海交响”五城发布联盟成立,这不仅是对各自旅游资源的一次整合和优化,更是对中国多元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和展示。

未来,五地将通过各地新媒体平台,相互推介各自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动各地文旅产业发展,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串联起这些美丽的景点,感受五城“脉动”。

翻山越岭

携手并肩

浙豫滇皖川,五城跨省联动

共谋城市文旅发展新篇章

带给你一场双向奔赴的文化盛宴

舟山,这片镶嵌在

东海之上的璀璨群岛

不仅以碧海金沙、渔歌唱晚闻名

更因 涌现了无数

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而熠熠生辉

从文人墨客的锦绣文章,到近代实业家的开拓精神,舟山名人如群星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着山海交融的传奇。让我们循着他们的足迹,感受这座千岛之城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不息的精神薪火……

01

柳永——北宋词坛的开山祖师

柳永(约984—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是北宋词坛的开山祖师。柳永曾任定海晓峰盐官,彼时的昌国县是一个边远海岛县,交通不便,百姓生活艰苦。他深入基层调查,真切地看到了老百姓生活的艰苦和惨状。看着盐民的艰辛劳作,柳永心中的涌浪越来越大,于是,一首民生之歌——《海歌》诞生了。这首《煮海歌》,被中国当代博学之士钱钟书先生评价为“宋元两代里写盐民生活最痛切的两首诗之一”。

如今的舟山东岠岛

柳永游历舟山群岛,还留下了一首《留客住》的词,描绘了绝妙的海山风光:遥山万叠云散,涨海千里,潮平波浩渺。烟村院落,是谁家绿树,数声啼鸟。为纪念这位曾在舟山留下史迹的诗词大家,舟山建设了柳永文化广场、柳永纪念馆等。

02

黄氏父子——经学大家

黄式三(左)和黄以周(右)画像

黄式三(1789—1862)与黄以周(1828—1899)是清代舟山定海著名的经学大家,父子二人并称“定海二黄”,在清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黄式三精通经史,尤擅《春秋》研究,著有《儆居集》等,著作等身;其子黄以周承袭家学,钻研礼学,所著《礼书通故》集清代礼学研究之大成,被梁启超誉为“清代礼学第一人”。

定海奎光阁 黄赞程/摄

作为舟山本土学者的杰出代表,黄氏父子虽长期在外讲学,但始终心系故土。黄式三晚年归乡著述,其《定海厅志》为研究舟山历史提供了珍贵文献;黄以周则培养了大批浙东学子,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的传承与发展。他们的学术成就使偏居海岛的定海一度成为儒学研究的重地。如今,舟山将黄氏父子视为重要的文化符号,黄氏宗祠被列为市级文物保 护单位;在定海双桥街道建成了浙东礼学馆,致力于礼学文化的研究、展示与传播。

03

朱葆三——上海工商界领袖

朱葆三(1848—1926),浙江舟山定海人,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他14岁赴上海当学徒,凭借勤奋与商业头脑,逐步成为上海商界领袖,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华安人寿等企业,被誉为“上海工商界领袖”。

定海“东海云廊”商帮文化展示墙

朱葆三始终心系家乡舟山,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他和刘鸿生等人捐资兴建定海公学(今舟山中学前身)、定海医院等民生设施,改善家乡教育与医疗条件。在1919年定海饥荒期间,他组织上海商界募捐赈灾,展现深厚桑梓情怀。其商业成就与社会贡献,深刻影响了近代舟山的发展。

04

刘鸿生——爱国实业家

刘鸿生(1888—1956)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近现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先驱,中国民主建国会先贤。他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创立了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民族企业集团,被誉为中国著名的“火柴大王”“水泥大王”“煤炭大王”“毛纺业大王”。

其父刘维忠为定海人,早年赴沪经商。定海商帮作为宁波帮的重要分支,为刘鸿生提供了商业网络和人脉支持,奠定了他日后在煤炭、火柴等行业的发展基础。

定海公学旧址的思刘堂

20世纪40年代,他积极发展舟山的渔业和水产加工业,开发当地海洋资源。此外,他积极回馈家乡,捐资助设定海公学(今舟山中学前身之一),并参与舟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和民生发展。

05

董浩云——“世界船王”

董浩云(1912-1982),浙江定海城关人。中国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创办人,中国现代航运先驱,“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被誉为“现代郑和”。

他自幼以郑和为榜样,对海洋有着特殊情感,1936年创立中国航运公司,逐步建立起横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航运帝国。作为香港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的创始人,他开创了华人主导国际航运业的新纪元,鼎盛时期船队规模超过150艘,总吨位达1000万吨,成为与希腊船王奥纳西斯齐名的国际航运巨头。

董浩云故居

董氏家族始终心系家乡舟山的发展,其子董建华(香港首任特首)延续父辈情怀,在舟山捐资创建了舟山航海学校(今天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培育了大批的国际海员,驰骋于五洲四海。

06

安子介——香港“纺织业教父”

图片中间为安子介

安子介(1912—2000),浙江舟山定海人,香港著名实业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年赴香港经商,创办南联实业公司并成为纺织业巨子,同时潜心研究语言学,发明“安子介汉字六位数编码法”,对中文信息化处理作出重要贡献。作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参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香港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发挥了关键作用。

图中左起第三位为安子介

他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的协商,关心人民政协的工作,推动和引导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为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往与合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还于1991年在北京设立“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为中国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07

金性尧——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史学者

金性尧(1916—2007),浙江舟山定海人,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史学者、散文家和出版家。他出生于定海,早年曾在《微明》《定海民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后投身出版事业,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长期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化传播工作。其编著的《唐诗三百首新注》《宋诗三百首新注》影响深远,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经典读本。

作为舟山籍文化名人,金性尧始终关注家乡文化建设。他晚年多次返乡讲学。其散文作品常流露对舟山海岛风情的怀念,如《忆故乡》等篇章生动描绘了定海古城风貌,成为研究舟山民俗的重要文学资料。他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享誉学界,2006年获“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称号。

08

三毛——寻根作家

三毛(1943—1991)本名陈平,台湾著名作家,浙江定海人,后旅居台湾。20世纪70年代因一部悱恻动人的《撒哈拉的故事》闻名天下。三毛祖居是三毛祖父陈宗绪在故乡定海小沙街道置办的房产,有厅堂、正屋、厢房等五间,南北各一房,中间三房相连,1989年,三毛回到故乡定海,自称“小沙女”。

三毛祖居

三毛回到故乡,在质朴的亲人面前,在那些与自己相似的眉眼里,感受到纠缠的牵念,“我最不该碰触的,最柔弱的那一茎叶脉——我的故乡,我的根。”日后写下的《悲欢交织录》里,她这样记叙她的回乡感怀。

为纪念作家三毛,如今的舟山名人馆里专设了三毛展区。2016年起,舟山设全球华人散文奖“三毛散文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鼓励华语散文创作,以此纪念三毛。

时光把故事揉进舟山的浪与风

既成文化的注脚

也作未来的序章

且看这座城

正以开放包容之姿

汇聚八方英才

在这片山海之间

书写崭新的时代传奇

来源|舟山发布

一审|李翌

二审|黄瑜晔

三审|周智慧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